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助力《千里江山图》开辟新的证据源
发布时间:
2019-06-10 16:55
访问量:
《千里江山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是宋徽宗时期天才少年画家王孟希十八岁时创作,其显赫的地位和高超的艺术价值不输于《清明上河图》,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时期绢本画颇为流行,不少名作均采用绢,绢密度也被专家学者鉴定画作年份以及身份的重要参数。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余辉老师对《千里江山图》展开研究,使用艾尼提便携式显微镜(3R-MSA600)对《千里江山图》及北宋宫廷绢本画材质进行检测,在北宋古画材质及资源配比上发现重大突破
宋画用绢,有单丝绢和双丝绢两种。双丝绢是指经线是双丝,即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交织成双丝绢。检测对象及结果如下:
1. 《千》卷:开卷首50厘米范围内的上部和底部横向破损、断裂,被接绢修补过。双经单纬,经线是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无捻,经纬线的细度基本相同,织造均匀,经纬线排列紧密。经线密度45-51根/厘米,纬线密度54-60根/厘米,即经密48,纬密57(图1)。
图1:《千里江山图》绢密度
2. 北宋佚名《听琴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双经单纬,纬线双根纱,无捻。经纬线的细度不同,经线密度42-48根/厘米,纬线密度34-40根/厘米,即经密45,纬密37(图2)。
图2:《听琴图》绢密度
3. 徽宗(代笔)《芙蓉锦鸡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双经单纬,纬线双根纱,无捻,经纬线的细度不同,织造稀疏。经线密度41-42根/厘米,纬线密度34-35根/厘米,经密42,纬密35(图3)。
图3:《芙蓉锦鸡图》绢密度
4. 徽宗《雪江归棹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双经单纬,无捻,经纬线的细度基本相同,纬线稍粗,经纬线织造紧密均匀。经线密度50-55根/厘米,纬线密度50-55根/厘米,即经密53,纬密53(图4)。
图4:《雪江归棹图》绢密度
5. 徽宗《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院藏):双经单纬,经线粗细略不同,无捻。经线密度49-53根/厘米,纬线密度51-55根/厘米,即经密51,纬密53(图5)。
图5:《瑞鹤图》绢密度
6. 徽宗(代笔)《虢国夫人游春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双经单纬,纬线双根纱,无捻,经纬线的细度不同,纬线粗。磨损严重。经线密度42-46根/厘米,纬线密度41-45根/厘米,经密44、纬密43(图6)。
图6:《虢国夫人游春图》绢密度
通过使用艾尼提(Anyty)便携式显微镜检测与分析,专家们发现所有宫绢的门幅相近,约出自同类大小的立式织机,它们均为双经单纬,织法略有不同。不难发现,徽宗《雪江归棹图》卷、《瑞鹤图》卷用的是最密实的宫绢,《千》卷的密度略次之,足见徽宗对王希孟的关爱和对创作《千》卷的重视。那些被博物馆专家视为徽宗代笔之作的宋画较徽宗用绢的密度要相差20%左右,可以进一步确信《芙蓉锦鸡图》轴、《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听琴图》轴等系徽宗朝的代笔之作。
意向留言

客服热线
400-680-6765
地址:北京海淀区上地三街金隅嘉华大厦B座805
电话:010-62041107 13501370371
邮箱:info@3r.com.cn
版权所有 © 北京爱迪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内窥镜生产厂家,国内供应商,想了解相关产品品牌排行,多少钱,哪个牌子好请联系我们.